9月6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庞雄奇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叠复连续油气藏成因机制与预测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庞雄奇教授提出了连续致密油气藏为什么不受浮力控制、为什么如此广泛分布、如何预测其形成和分布等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油气勘探工作者的问题。通过对叠复连续油气藏四个基本特征深入分析,提出局限流体动力场的概念,研究了含油气盆地流体动力场划分与叠复连续油气藏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三种致密油气藏的剖析,总结了叠复连续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主控因素,并结合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探讨了叠复连续油气藏的分布模式与预测方法。随后,庞雄奇教授还同与会师生对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热点领域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庞雄奇,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科研助理。《Petroleum Science》主编、《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大学学报》、《天然气地球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十多个杂志编委,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运移学组组长。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资源评价、油气成藏机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过包括国家“973”项目(2006CB202300)在内的研究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7部。作为主要贡献者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以及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此外,还获得过大庆市劳动模范、国家学术带头人出国留学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章等荣誉称号。199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